【摘要】我国的绝育手术的不完善给手术当事人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尤其是在农村偏远地区,这些受害人本来就不懂法,在受到身体上和精神上的损害之后,不知道去申请国家赔偿,很多时候使得这些本应依法得到国家赔偿的受害人,显得无法可依。本文从国家赔偿范围以及申请国家赔偿的程序入手,找到农村地区申请国家赔偿难的原因,提出解决申请国家赔偿难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国家赔偿;绝育手术;引产; 法制教育一、河南省某市某镇绝育手术受害人调查分析(一)某镇计划生育实施基本情况 计划生育政策在我国从1982年开始实施,河南省某市某镇的计划生育也是从此开始执行的。计划生育在我国当时的预防不仅仅是“事前预防”(例如结扎手术),而且还包括了“事后处理”(例如引产手术)。这些手术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是极具风险的,尤其是在农村偏远地区,当地的医疗水平低下,极易造成实施结扎手术当事人的人身损害,甚至会威胁到生命。某镇的计划生育政策在当地的实施也是事前预防和事后处理相结合,所以出现了很多惨不忍睹的画面,但是也很好的实现了人口控制的效果,人口增长率每年都在以很高的百分比下降。(二)某镇计划生育实施背景 我们从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三个方面对某镇计划生育的试试背景进行分析。首先,政治方面,在结束了“大锅饭”时代,尤其是在八十年代初,国家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该镇根据国家政策的号召,也开始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效果显著,三胎以上的家庭很少出现。其次,在经济方面,某镇是一个资源相对丰富的乡镇,但是经济底子薄,开发利用技术不够发达,因此,控制人口是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最后,在社会因素方面,人口增长和土地供应的矛盾突出,并且某镇是位于太行山脚下的一个小镇,以农业为主要的生产力,劳动力相对集中,人口过多会造成人地矛盾。(三)某镇绝育手术受害人基本情况分析 男性受害人王某,其在第二胎之后接受了县政府防疫站的强制性结扎手术,术后下体一直感觉不适,去医院查看,才发现是结扎手术不完善而引起的,当时就去找防疫站要求重新做或者进行相应的赔偿,防疫站随后在1995年给其做了第二次完善手术,手术效果还是不理想,造成了王某更大的经济负担,两个孩子还在读小学,父亲是重度偏瘫患者,自己和妻子都是普通农民,没有生活来源,原本拮据的生活就更是雪上加霜了。其在之后多次走访,最终在二十多年后得到了五万多块钱的赔偿款。 女性受害人周某,其是在生了两个女孩之后,又怀了一个男孩,镇政府在得到举报之后,在周某妊娠期六个多月时,强行对其进行引产,把六个多月基本已经成形的胎儿进行引产,对周某的身心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周某的家庭条件较王某的家庭条件较好,并且周某身为女性,受着农村风俗习惯的约束,更加不愿意对此事声张,因为此次的引产使得周某终生不孕了,这对于农村妇女来说是一项极其损毁荣誉的事情。所以,她至始至终没有对政府进行任何的索赔或者进行任何的维护自己权利的行为。(四)本部分小结 某镇的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使得人口控制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人口增长率急剧下降。但是在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时所采取的措施不是十分恰当,因此留下了很多后遗症问题,本文就留下的结扎手术后遗症以及引产手术后遗症给当事人造成的损害以及这些损害的国家赔偿问题进行相关的分析。绝育手术的不完善给手术当事人带来了身体上和精神上双重损害,这些人不知道怎么能够得到补救。本文从国家赔偿范围以及申请国家赔偿的程序入手,提出解决申请国家赔偿难的建议,帮助这些申请国家赔偿难的受害人得到应有的赔偿,更好地实现和谐社会主义的发展。二、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结果、分析(一)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本次做的调研对象人数一共200,都为已婚人士,男性为100,女性为100,年龄在40到50岁之间的占到了80%,做过绝育手术的占到85%,受到绝育手术伤害的占到了全体人数的10%,最后拿到国家赔偿款的只占到了2%,目前不知道国家赔偿存在的是55%。(二)男性受害人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男性受害人大多数对计划生育政策不表示反对,支持国家基本政策的实施。但是及其反对做绝育手术,毕竟在传统中国人看来这是极为不光彩的。男性受害人其中的五分之一的知道国家赔偿的存在,这些人当中有一半却不愿意去申请国家赔偿,他们觉得自己是向政府要不出钱来的,但是另一半人想要去申请国家赔偿的人,基本上都是已经是失去了劳动力的人,他们别无出路,只能申请国家赔偿。另外的人并不知道国家赔偿的存在,而是在家默默忍受痛苦,最后家里也被弄得破烂不堪,甚至家破人亡。在农村男性大多数是家里的唯一经济支柱,一旦患上了计划生育后遗症,会给整个家庭生活也带来了不可预测的负担。(三)女性受害人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